五年来,巴南的经济如骏马奔腾,稳坐“全市工业十强”。而招商引资正是骏马之心脏,源源不断为其注入新的能量。
“十一五”期间,是国内外经济形势最严峻的时期。在全市扩大开放推进外向型经济建设的背景下,我区将招商引资作为第一引擎,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通过大招商活动,引进境内外资金、技术、人才,使“十一五”成为我区开放经济发展最快、利用外资最多的时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五年间,我区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多亿元,重庆汽车摩托车之都、装备制造基地、服务外包基地、温泉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专业市场群和现代物流中心……拔地而起,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领导带队,亲赴招商一线战场
实现招商的加速度发展,应该从2008年开始。“如果40个区县都能成为对外开放的‘小老虎’,重庆的发展就大有希望。”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把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到了全新的高度,带领全区各级各部门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2008年成为了巴南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年”,区委书记李科提出:“全区要把招商引资实绩作为衡量‘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
为了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区领导身体力行,主动出击,请进来、走出去,站到了招商引资的第一线。
近年来,区委书记李科、区长段成刚就多次组成招商“突击队”,赴新加坡、福建、厦门、北京、上海等地,寻觅商机。2008年,李科、段成刚专门组织两支招商小分队,李科挂帅前往北京,与北京一家公司签订了垃圾再生环保板材项目、锂电池新动力系统项目,还成功吸引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巴南,意向建立汽油、柴油及其他化工产品的批发零售仓储物流配送基地。段成刚带队赴上海的招商团也频传捷报,与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共识——6天签订招商引资合作意向性协议2个,项目意向性协议7个,协议引进资金394亿元,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496亿元。”
与此同时,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俊文带领区人大,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充分发挥人代表的作用,积极助推招商引资工作。
区政协主席吴莉娜带领全区各级政协委员们充分发挥委员们人脉广等外联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等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领导带队“走出去”,只不过是为巴南的全民招商大战带了个头。如今,随着巴南区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建立起3个驻外招商引资机构,我区招商引资的“触角”,已经逐步延伸到了国内外不少经济发达地区。
逐年递增,演绎“引资加速度”
为了全速推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我区提出只要是招商工作,一律“加速度”处理。这种“招商第一”的工作模式,为一场场招商“战役”的胜利赢得了更多的机会。
“三年过去,现在我区的招商工作已经演绎起了‘引资加速度’!”区投资促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仅11月29、30日两天,我区就连续签约了两个大项目,签约引进资金突破100亿。在“十一五”的收官之季,惊人可喜的投资数据让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
从近三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区招商引资总量逐年递增,平均增幅高达40%以上。2008年,全区协议引进资金626.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3.4亿元,协议引进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1个;2009年,全区协议引进资金978.9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1.04亿元,协议引进投资在3000元万以上73个。
今年,“加速度”更加迅猛,1至10月,全区已经协议引进资金468.9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9.97亿元,41个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落户巴南。
“十一五”期间,我区已经引进到位资金200多亿,这个惊人的数字足以给巴南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兴奋。
项目落地,开花结果出实绩
11月4日,总投资10亿元的耐德环境装备工业园项目举行开工典礼,“明年,市民们乘飞机就将踏上‘巴南造’的登机桥!”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朝阳斗志昂扬。
这只是招商项目落地的一个缩影。仅仅今年,我区落地经济园区、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及龙洲湾新区等招商平台的重大招商项目就达20余个。
工业经济要发展一要做大做强工业存量,二靠招大选强工业增量。工业增量不是纸上谈兵、空中盘旋,要实实在在的落地开花、结果见效。
随着园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成效斐然,恒安20万吨木纸浆深加工和纸制品生产项目、浙江浙南机车摩托车项目、台湾台丽通精密模具生产项目等部分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在巴南开花结果。
在工业项目强势推进的同时,与之协同发展的三产服务业项目也全力跟进、纵深发展。
如今,全市首个单建式大型平战结合地下人防工程项目、“嘉瀛豪生”酒店项目及龙洲湾金源重庆世纪城A区项目都在我区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重庆西部花木世界也已开门接客,开始试营业。
世界500强,7家花落新巴南
9月9日,投资100亿元的西部最大的公路物流基地在南彭投建,而首批敲定入驻的,就有世界500强的普洛斯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招商引资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巴南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区投资促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二环时代”、“投资洼地”、“诚信巴南”这些新标签让今天的巴南拥有天时、地利、人和所带来的巨大机遇。“随着我区‘硬环境’的不断改善、‘软环境’的不断优化,国际国内500强大企业、大财团相继慕名而来。”
仅2008年一年,我区就协议引进日本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中铁建集团公司、新日本石油工业株式会社、上汽集团4家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超额完成当年“签约一家世界500强”的目标,创下了“招商引资”的绝好成绩;2009年,我区又引进了世界500强豪生国际酒店集团的五星级酒店项目。
今年以来,我区乘胜追击,除了日本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与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重庆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再度落户,亚洲最大物流地产商的普洛斯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旗下的山东鲁能集团等2家世界500强企业也与我区携手,签订入驻协议。
种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短短时间,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的“登机桥”制造、龙洲湾“嘉瀛·豪生”星级酒店等项目已经在巴南开花结果。与此同时,中国500强恒安国际集团公司的20万吨木纸浆深加工和纸制品生产项目也已在巴南破土动工。
以商招商,好口碑带来酵母效应
2009年7月21日,福建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与李科、段成刚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双方就恒安“20万吨木纸浆及纸制品生产项目”签约。
2004年,恒安一掷上亿元,在花溪街道打造了西部纸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当时,我区20分钟就敲定用地协议的高效率,让许连捷至今念念不忘。“整个项目,从立项、规划到建设等手续的落实,总共只用了10天,而以往通常需要3个月才能办结所有手续。”许连捷说,再次选择巴南,就是有信心让成功之路延续。
“恒安再次入驻,是典型的‘以商招商’。采取这样一种招商方式,能够发挥‘一带十,十带百’的连锁效应和‘引进一个、带来一片’的酵母效应。”段成刚说。
招商步子要快,就必须几条腿走路。领导带队的政府招商旨在选择好的企业,引进好的项目。然而,更重要的是走好安商、稳商的第二步。所以,用“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让落户巴南的企业为我区的招商工作做口碑、做广告,成为我区“招商引资”的法宝。
这样的例子不少。长安铃木、宗申集团、大江工业集团等区内龙头企业就利用在上下游产业的主导优势,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诚招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在深入推进的宗申集团的中国樵坪山重庆汽摩车谷项目、宗申集团与美国波士顿新能源电池合作项目、大江专用车合资项目、建设集团锂电池项目等都是其中成功案例。另外,光宇摩托也引进浙江康超集团公司入驻巴南,建成后年产值约20亿元。
目前,通过以商招商方式,我区已成功引进20多个项目入驻,涉及项目资金260亿元。
引凤先筑巢,为确保以商招商项目“进得来”、“留得住”,我区还大练“内功”,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经济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征地拆迁、道路建设、平场、标准厂房设计建设等工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随着全区招商平台日益成熟,招商机制的不断完善,大开放、全民招商氛围逐步形成,新的五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定会“弯道超车”,再来一番新的跨越,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